第两百二十七章:锦衣卫!?-《大唐御史:女帝饶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这次女帝借助昨夜之威,直接提拔了一批心向她的底层官员,从而加大了对整个朝堂的控制力度。

    赵王和楚王等人虽然心里不爽,但他们昨晚确实被吓到了。

    “无论如何,都要获得军权。”

    这是两王的心思,否则朝中依附的官员再多,他们也都是女帝砧板上的肥肉而已。

    他们忽然想到了秦王,坐拥十万大军是何等高明。

    进可问鼎帝位,退可割据一方。

    宣布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,女帝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大周二皇子之案,林瑄功不可没,仅仅两天就破案了,避免了我大唐与大周的战争危机发生。拟旨,加封林瑄银青光禄大夫,兼任六扇门总捕头,赐金千两,银万两,其他珍宝若干。”

    林瑄愕然抬头,完全是懵的。

    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还好说,虽然是从三品,但也就是文散官,属于荣誉称号。

    但兼任六扇门总捕头是什么鬼?

    六扇门按编制属于刑部,虽然不受刑部尚书节制,直接对皇帝负责,但他可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,这完全是两个部衙。

    御史中丞可以风闻奏事,本来就让人忌惮。

    如今再掌握了六扇门,以六扇门的情报能力,那京城里的官员们还能睡得着?

    林瑄很怀疑,这女帝究竟是在重用他,还是给他挖坑?

    林瑄是懵的,朝堂上也哗然了起来。

    中书令秦无忌忙出列道:“陛下,此番封赏与礼不合,六扇门属于刑部,林大人可是御史,怎么能够兼任六扇门总捕头。”

    门下侍中元尚忠也反对道:“陛下,还请三思。林瑄才二十岁,已经是正五品的高官,不宜再加重任,以免拔苗助长。”

    吏部尚书郑钧高声道:“陛下,林瑄本就是御史,可以风闻奏事,若是再成为六扇门总捕头,恐怖群臣难安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有着几位丞相带头,群臣纷纷直谏,表示反对。

    正如吏部尚书郑钧,林瑄本来就已经是‘臭名昭著’了,自破龙口仓案以来,有多少官员被他拉下了马?

    简直就是个瘟神!

    若是再让他执掌六扇门,以六扇门的情报力量配合风闻奏事,那林瑄日后就是百官头顶上的一把利剑,随时都有可能落在自己头上,因此群臣岂能同意。

    看着群臣激烈反对,林瑄也乐得自在,不用去抗旨,他可不想被群臣嫉恨。
    第(2/3)页